|
【摘要】本文从校园市场具有一定封闭性的现实出发,分析如何实现有意义的开放,如何合理引入社会资金,分析校园广告内容和影响等具体问题,提出校园媒体广告经营策略。本文从心触动(武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发的智能终端机,从广告经营角度出发,探讨建设智能校园管理、校园生活服务,对校园媒体的片面功能研究,企业校园互动推广;并开创校园媒体在广告方面的优势分析。
壹 高校校园媒体及其特征
(一)校园媒体界定
何为校园媒体?郭庆光在其 《传播学教程》一书中指出“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
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
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组织,即传媒机构。
本文论述所涉及的高校媒体只涉及媒介含义的第一个层面,即在校园内以全校或部分师生为传播对象公开出版发行的工具或载体即为校园媒体。
根据上述概念,在学校各行政职能、教学部门进行内部上传下达的文件或其它文本则不属于校园媒体范畴。
本文关注的是校园内拥有一定的读者群体、并能够产生一定影响的代表性的新闻类、生活类媒体,所以在这里只对符合上述条件的校园媒体进行分析。
(二)校园媒体类型
通过调查,作者发现高校校园媒体存在两种不对等的格局。
按照传统媒体类型来划分的话,高校校内媒体有三种类型:
一种是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第二种是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第三种是户外媒体,包括招贴、横幅、海报、公告栏、宣传栏、报栏以及展板等辅助性媒体。
按照主办方来划分的话,校内媒体明显存在两种格局不等的媒体类型:一种是学校主办的各种官方媒体,这种类型的媒体可以看作是校内的主流性媒体;
另一种是院系、社区、社团等独立或合作承办的民媒(相对于校方而言),这种类型的媒体可以看作是校内的辅助性媒体。
具体来讲,前者的资金、资源、以及地位和影响远远超出后者。但是,在功能方面各放光彩。前者主要用于学校宣传及其文化建设,后者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方面明显要突出于前者。
(三)校园媒体与受众特征
1.免费获得性或非商品特性
这个是各类校园媒体共有的、最明显的特征。大部分校园媒体都是免费发放的(除了私人或企业通过承包以盈利为目的媒体,比如一些播放的电影),主要原因是高校的事业单位属性决定的。
2.半封闭半开放性
首先区域上,校园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和范围具有一定的区域封闭性,但涉及到一些校外事件时又会表现出一定的开放性;其次在经济上,大部分的校园媒体运作都依靠校内资金或者自筹经费。
从整体上来看,这一点主要是由于学校作为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其特殊的宣传政策与规定,与此同时在又受到市场经济影响的情况下,两者相互妥协而导致形成了一种半开放半封闭的媒体运营环境。
3.受众明确
主要表现为受众的定性化和定量化。定量化是指校园媒体的发行对象为全校学生以及教职工,一定时间内是固定的。定性化主要表现在年龄、教育水平等方面上。
从广告学角度出发考虑,具有很明显的广告受众资源优势,是很重要的社会消费群体。
校园受众具有很明显的特点:学生年龄大部分都在20—30岁的年龄段之内,都具有高等教育水平;教职工的群体特征也比较明显,具有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等特点。
贰 高校校园广告策略
1.“校报+ 插页广告”
校报作为学校的“形象报”和“宣传报”,是不便于做广告的。但是,它可以作为广告搭载的媒体。
校报的独特发行模式“免费发行和定点派送”,作为一种免费报纸,其特殊的发行模式为插页广告提供了机会。
插页广告,又称夹报广告,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经报纸发行者许可的前提下,广告主或广告代理公司可以印制单独的广告插页,加插在当日报纸中随报发行。
其广告的运作,可以依照免费报纸的运行模式做参考。广告要送达到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受众才具备有效性。
如昆明的《春城晚报》(免费发行部分)在云南财经大学采用定点派送的发行方式。
这一类发行方式,需要由发行人员送到读者手中,相对而言成本较高,但由于直接到达受众手中,可以确保广告的效果。因而可以借助受众资源来吸引大量广告,弥补发行和制作费用。
这样的广告既不影响报纸的信息内容,又可以依附于报纸的影响。
师生在读校报的时候,主动性较强,心里抵抗性较小,而随之将这些心理特点附加于插页广告,其达到的广告效果也较明显。
2.园区生活信息展板:独特的分类广告版
校园内的各个生活园区都设有专门的信息展板,用于张贴各类生活服务信息。
展板是学校的辅助性媒体,是学校为学生提供便利信息的媒介平台,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满足了学生对生活服务信息需求。
展板可以当作校园的独立广告媒体,类似于报纸的分类广告专版。许多学生读展板,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因为上边提供了好多销售、交换、出租、培训、工作的信息,既丰富又实用。
展板的贴近性、实用性、服务性使读者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阅读,和读者建立一种稳定的联系。利用展板进行广告宣传,有利于提高信息阅读率和扩大信息的影响力。
3.公益广告:校园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武器
公益广告是指在一个时期,由政府向社会舆论发布的广告和公告、公共服务性机构发布的告之、提示等。一般由于广告内容属于媒体的社会职责范围,所以一般不收取费用。
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内,企业可以通过赞助的形式与学校联合发布公益性质的广告或举办公益性质的活动,通过吸引学生阅读或参加而获得对企业和学校的好感,进而有利于学校和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达到一种双赢的效果。
公益广告的引入,有利于学校培养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同时,通过倡导公益文化,也有利于学校进一步发展校园文化。
4.植入式广告:潜移默化的效果武器
在国内第一篇阐述植入式广告的文章《无所不在的植入式广告》中讲到,“武汉某著名学府的课堂,忽然发现黑板旁边多了一样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则广告。不过,这则广告做得很隐蔽。TCL友好提醒:为了您和他人,进入教室前请把手机与呼机关掉!”
其中,TCL是黄色字体,与标示的背景差不多,这种表现方式与一般广告色彩规则相左,很不专业。但恰恰是这样的用色,使标示的广告色彩淡了,引起人们的反感的可能性也小了。
从此,每个人进教室的时总会下意识地低下头去关机。旁边的老师总会看着TCL的标示板,会心地笑逐颜开。
这则广告为什么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针对目标受众产生如此巨大而且又是正面的影响呢?那得归功于它采用了植入式广告理念。
植入式广告 (Product Placement),又称植入式营销( Product Placement Marketing),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各种内容之中,通过场景的再现 ,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留下对产品及品牌印象,继而达到营销产品的目的。
植入式广告在受众无意识的情态下,悄无声息地将广告信息灌输给受众。因其隐秘的特点,植入式广告还被称为嵌入式广告或软性广告。
植入式广告不仅运用于电影、电视,还可以“植入”各种媒介,报纸、杂志、网络游戏、手机短信,甚至小说之中。
一句话概括之:“就是可以隐蔽于各种各样的现实的或虚拟的场景、情境之中”。
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植入的载体。只不过,不同的载体广告价值不同。
企业通过在校园内发布适当的植入式广告,不仅可以让师生在不知不觉中留下对产品及品牌印象,又不至于遭到反感,继而达到营销产品的目的。
叁 校园广告的功能分析
广告是一门艺术,校园广告在传递各类信息的同时,也可以产生多重的效益。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校园广告可以美化校园环境,丰富、方便师生的文化生活;
其次校园广告有助于学校树立良好的形象;
再次,校园广告可以传播教育、管理及其他类政策信息,协助学校工作;
最后,校园广告还可以适当引进资金,促进校园媒体、校园文化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校园媒体及其受众作为独特的广告资源的潜在优势。
有针对性的开发校园广告资源,对于发展校园文化、为师生合理有效地提供服务都是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有利于广告业的创新发展。
以上摘自 新运之家-新媒体资讯站
作者:李绍巍
— END —
校园合伙人火热招募中
具体合作事宜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
一个有性格
的公众号
济南云漾网络
JnYunya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