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查看: 8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云南财经大学教授刘锡标述说市场新格局

[复制链接]

73

主题

94

帖子

37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18:06: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股票市场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显现新特点的同时给市场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机会,并对市场未来走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投资者需要认识并习惯这些变化。
一、市场新特点
特点之一:很多投资者,一直习惯于关注上海综合指数的波动和变化,并把这个指数作为行情研判的依据。殊不知,市场早已发生了变化,老经验反倒成为了制约自己盈利的最大障碍。且看本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新的风向标创业板指数,低点在2012年12月4日585点,高点是2015年6月5日的4037点,跨度达两年半,最大涨幅高达590%,每次市场的攻关拔寨都是这只“不死鸟”成为急先锋。反观上证综合指数,在2013年6月25日才大梦初醒见到本轮行情的启动低点1849点,整整晚了一年有余,步履蹒跚走到2015年6月12日的5178点,最大涨幅也仅180%不及创业板涨幅的三分之一,不但没有把2007年的最高点6124掀掉,让很多市场人士现在还在为本轮行情是否是牛市激辩不休。重要的是,超过80%的上海市场股票已创出历史新高,却被这个“后知后觉的”指数掩盖了光芒。所以,参考上证综合指数做投资不但会让投资者错判行情,而且容易与大牛股失之交臂。预计上证综合指数的地位将发生根本性的动摇,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可能,与此对应的是超级大盘股的沉沦,比如中国石油和银行股等。
特点之二:过去几次牛市都是业绩优良的传统行业“绩优股”领头,本轮行情中传统行业类的绩优股却低调地在低位徘徊。反之,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新型产业股及重组转型的公司股票则大放异彩,不但涨幅惊人,更成为每波行情的领头羊。预期经过本次行情的洗礼,这个特点仍可得以延续,超级大盘股因大股东持股太过集中降低了其股价的弹性,而“中小创”为代表的小盘题材股虽然风险加大,但股价弹性更佳,易受市场投机资金的追捧。
特点之三:行情在杠杆和信息技术进步的引导下,波动更加激烈,最为典型当属上半年的暴涨和第三季度的暴跌,特别是6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千股跌停、千股涨停、千股从跌停到涨停和千股从涨停到跌停的悲喜剧不断上演,事实上,价格大幅波动的始作俑者就是杠杆交易和信息传播以及手机证券等新型工具的广泛使用。我们的股市并没有因为市场规模的变大波动减小了,反而随着新交易方式和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而波动加大,预计未来此类场景还会在市场中不断上演。值得注意的是行情的波动周期明显被压缩,特别是下跌周期压缩的迹象更加明显,这将改变中国股市下跌时间较长的窘境。
特点之四:股票市场投资产品多元化。从宏观方面来看,主板、创业板、新三板、沪港通以及B股;从微观方面来看,从融资融券到配资,从ETF到分级基金,从公募基金到信托以及演化到目前爆炸性增长的私募基金,各种衍生交易也开始逐步进入投资者的视野。眼花缭乱的投资市场和投资产品层出不穷,既给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也给市场带来了过去没有经历过的冲击,今年行情中的分级基金就让很多参与的投资者悲喜交加。
特点之五:政府对市场的关注度前所未有。本轮行情不是上市公司业绩提高引发的,有一定的“政策牛市”色彩,从提高整个社会直接融资比重、社会经济的转型、股市诸如注册制等一系类改革、全民创业以及社会大众投资的客观要求来看,一个稳定健康的股市符合社会各方的利益。政府对股市的重视程度远超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最高领导人对股市的表态、媒体对股票市场的关注度、这次6-9月份之间股灾发生后政府动用了巨额资金为股市的稳定买单以及股灾之后对恶意做空机构和相关人员的处置等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这一点。现在的股市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可以预期随着社保资金特别是养老资金的入市和我国股市对世界的完全开放,股市的战略地位还将得到进一步得到提升。关注政府救市形成了超过万亿的筹码锁定,客观增加了监管者调控上涨的工具,但是平缓下跌的空间的手段则相对有限,从这个角度分析,笔者判断2015年几个指数的高点在明年难以被突破,市场已经完成了牛市的上涨周期。
特点之六:“牛长熊短”的市场模式基本形成。过去三十年的股市形成了“牛短熊长”中国特色,从此波行情来看,不符合国际股市规律的特色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当然我们很多人看到的是急跌,将来回头来看,市场每次大幅度的下跌带来的是另外一次缓慢上升的契机。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养老资金、保险资金、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壮大正在缓慢的改变市场投资者的结构,国际上“牛长熊短”的特点将被证明符合中国市场。预期明年内有机会创出本次股市调整的新低,并形成下一轮牛市的低点。
二、后市展望
高估值和低估值共存:目前的市场经过上升之后,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题材股估值明显偏高,按创业板市盈率估值标准来衡量,如果没有其他手段来提升业绩,市场很难让其长时间维持在这样的高位,但是反观超级大盘股代表的某些行业,估值之低放在世界其它市场上也是安全的。这是短期市场相对胶着的原因,更决定了明年市场震荡的格局,创业板的高估值导致一个重要的高点应该探明,明年也很难有突破性的单边上扬,而主板的低估值稳定了市场总体的重心,创新低后下行的空间有限。但是,毋庸置疑,高估值题材板块激烈波动还将带来明年的波段机会。
庞大的社会资金和稳定的股市政策双轮驱动:本次牛市并不是由于企业业绩上升推动的行情,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庞大的社会资金和稳定的股市政策环境双轮驱动的,就目前来看,这两个最大的动力源仍然存在,它们共同决定了明年的行情绝对不会寂寞,只是受到今年暴跌的影响和估值的压制,几大指数全面创出新高的可能性变小,市场进入震荡性“猴市”的概率加大,给了参与者较多的波段性机会。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操作难度加大了,节奏把握的对错将成为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
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会交替拨弄市场:市场中有一个流行的观点,认为注册制的实施将给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会加大市场特别是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的供给,从而给市场带来向下的崩溃式下跌,我不完全赞同这个说法。首先,中国股市还是处于转轨的新兴市场,当市场发生非理性波动的时候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必然还会进行调控,注册制顺利实施需要相对稳定的环境;其次,注册制的开始阶段一定会循序渐进的缓步推进,不顾市场的承受能力推出大规模新股上市只是大家的想象而已。实际上,注册制是市场化程度向前推进的具体表现,正是运用市场这个无形之手解决市场问题的重要改革,改革会带来阵痛,也必然带来相应的红利。关于这一点,笔者更愿意把注册制带来的冲击和“股权分置改革”相提并论,当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也有人非常担心大量的非流通股的解冻会带来压力,事后看来只是虚惊一场。历史会重演,明年首先经历阵痛形成“前低后高”的可能性比较大,我们股市“圈钱市”的顽疾给投资者带来的阴影在注册制开始实施阶段必然会给投资者心理上带来很大的压力,等市场习惯了新规则以及注册制改革的红利逐步释放之后,才能转化为新的市场上升动力。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笔者谈到牛市“见顶”的说法,但是一直在回避“熊市”这个令人厌恶的词语,并不是故意迎合大众的偏好,恰恰想说的是此“熊”非往年之“熊”,使人避之不及连绵阴跌的股市已经成为过去,如果要做一个比喻的话,笔者很愿意把此“熊”比作2008年的美国股市!疾风暴雨式的暴跌过后,一定是彩虹高悬和温暖明媚的春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