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来源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实训教程》(主编 胡晓东)
【点击 阅读原文 快捷购买纸质书】
作者简介 胡晓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与测评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首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
我国政府、企事业单位组织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与评估专家,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承担横向课题涉及政府、医药、教育、电力、电信、保险、建筑、制造、投资、电子等多种行业。在《中国行政管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学刊》、《中国人才》等多家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编著有《行政管理学》、《公共服务职业道德与技术方法》、《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绩效管理体系研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实训教程》、《领导科学与艺术》等教材与专著。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我国公共管理类第一本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实训教程,充分考虑了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师的授课特点,在此基础上编写而成。其中的实验实训资料全部来源于编者在日常公共部门的管理咨询案例,并浓缩了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学界和实践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本书内容包括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选、用、育、留等各个模块,并对每个实验实训模块进行了实验技术、实验设计、实验材料、实验报告和参考答案的编排,使学习的学生和授课的教师不仅能根据实验材料来进行实验实训,还可以使教师对每一个模块内容进行实验实训的教学与指导。因此,本书着重培养我国公共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并提高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贴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
编辑推荐 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实验实训系列精品教程
主要特色
“理论、实践”相结合:打破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传统理论教学模式,配合本专业各核心课程和应用型课程设计实验,实现了在理论下实践,在实践中领悟,在领悟中提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五位、一体”做实验:实验技术凸显实验方法;实验设计提出实验要求;实验资料提供实验背景;实验答案展示实验标准;实验报告记载实验过程与结果。
“线上、线下”都适用:以文本实验为主,并配合开发了实验软件供实验室选用,克服了因外部环境和条件所限而带来的不能实验、不愿实验、不会实验的问题。
媒体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昕教授: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实验实训教程》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领域是第一本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验实训教程,它凝聚了作者多年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本书突出了咨询案例与公共管理理论的结合。我相信,通过使用此书,会使教师与学生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学习中受益匪浅。
江苏君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实训教程》在我们多年经营公共管理教学软件的过程中第一次看到了把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课实践化的教程,并组织专门力量研发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实训软件平台”,该软件与教程一一对应,既便于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掌握,又利于教师与学生实现实验室训练。
总序
在我国,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一个专业正在蓬勃发展,自1997年教育部学科目录调整后,其正式成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当时包含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5个二级学科,并且在教学层次上逐步提升。在本科专业发展方面,从1984年我们国家才开始设立行政管理专业,1985年有7所大学的学生从大学二年级转入行政管理专业,直到1987年,国家才正式批准7所大学招生。但到2009年,据教育部最新统计,公共管理相关本科专业迅速扩张,已经从行政管理专业的一枝独秀发展到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等17个本科专业,这些专业成为高校最普及的专业,其中,设行政管理专业的321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472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143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82所。在研究生教育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自1986年武汉大学率先招收行政管理方向研究生,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首次设立行政管理硕士学位点以来,现在,全国高校拥有公共管理学科一级硕士点已达56个,近百所高校开展了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教育,有博士点的学校达到26所,有一级学科的学校达13个,并已有7所大学拥有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可见,公共管理学科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成绩斐然。但我们仍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公共管理的知识理论性很强、操作性稍差的问题,这个问题已被许多学界同仁提出,娄成武教授也曾撰文指出,“目前,我国公共管理学界关注于理论的规范研究,而忽视了应用研究,这与学科自身的特性相违背,也与腾飞发展的中国市场经济不相适应”。
在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中,重知识性、理论性,轻操作性、实践性的教学模式不仅在公共管理学科教育中有所体现,在其他许多学科中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因此,我国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高等教育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1年的工作要点》指出:“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2012年,教育部又提出要加大高等院校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的实践学分比例(从5%加大到25%)。由此可见,我国从国家层面开始逐渐重视大学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传统的本科人才的培养体系偏重于基础知识教学和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忽视应用能力的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就是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应用能力的关键要素就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应该围绕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实验、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独立而不孤立、联系而不依赖。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学生在校的实验、实训;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学生校外的见习、实习。两种教学体系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不可偏废。
值此契机,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胡晓东博士任丛书主编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公共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实验实训系列精品教程,汇集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广西大学、国家行政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20余所大学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并有丰富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的智慧,由他们组建的编写团队,根据已有公共管理理论,结合公共管理教学特点,基于公共管理实践过程,编写了公共管理系列实验实训教材。他们旨在通过设计与开发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实验实训教学方案、实验实训教学大纲、实验实训系列教材、实验实训配套软件来培养公共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本系列教材被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确定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公共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实验实训系列精品教程”,并即将由该社出版发行。该系列教材属于我国公共管理学科体系中的创新,在未来的公共管理实验实训教学中必将起到提升教师和学生公共管理能力的作用。该系列教材的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够弥补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的不足,缩小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之间的差距。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最普遍的做法是老师把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系统直接教授于学生,这样的教学过程是迅速的,但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验实训教学则可以扭转一些传统教学的弊端,在参与实验实训的讨论中,一方面缩小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差距,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激情,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实验实训教学中学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理现实中所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
第二,实验实训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验实训教学对学生和老师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从而可以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本系列公共管理实验实训教程的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公共管理相关知识的流程、设计和操作,使掌握已经确立起来的最基本、最可靠的实验方法,学会基本的实验设计,具备相当的实验技能及科研能力,并对公共管理前沿性的研究课题和方法、技术有所了解;通过实验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和动手能力,为他们专业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实验实训教学可推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本身就是大量实践活动的结晶。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起步较晚,需要对现有的理论进行丰富、充实和本土化。实验实训教学中对实验实训内容的筛选、补充与讨论,更加充实了学科内理论素材的积累,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动态性对公共管理理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我国正面临着经济与社会双重转型的关键时期,大量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需要理论的解释与支持;同时,实验实训教学需要关注现实,从现实中获取大量鲜活的素材,这样理论与现实的相互促进,能够带来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公共管理实验实训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实验实训的课程安排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教师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要求,说明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学生操作实验相关工具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最后,教师对实验报告进行批改,并点评。公共管理实验实训系列教材以2012年重新修订的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目录为基础,覆盖公共管理相关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实验实训教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实训教程》、《公共政策学实验实训教程》、《公共经济学实验实训教程》、《行政管理学实验实训教程》、《公共事业管理学实验实训教程》、《土地资源管理学实验实训教程》、《社会保障学实验实训教程》、《卫生事业管理学实验实训教程》、《教育行政学实验实训教程》、《公共危机管理实验实训教程》、《公务员能力实验实训教程》、《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实验实训教程》、《政府与公务员绩效管理实验实训教程》。
该套公共管理实验实训系列教材为我国公共管理教材界的一支新秀,在促进我国公共管理教学的同时,也为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起到了补充作用。该系列教材的大部分编写者都为我国公共管理学界已崭露头角的中青年专家、学者,他们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具备相当的实践经验,必将推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真诚希望该套教材的出版发行,能够引起公共管理学界与读者朋友的广泛关注,为本系列教材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更好地为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前 言”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设置于2005年,同年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列入教育部招生目录和全国MPA培养方案。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应市场要求而产生的新课程,该门课程技术操作性很强。公共部门录用大学毕业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其有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功底,更需要其掌握熟练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操作技能。
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1年的工作要点》中提到:“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
高等教育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
我们编写《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实训教程》(我们这里讲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以及第三部门),将其作为公共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能力培养、提高素质、开发潜能的教材,其价值在于:
(1) 紧扣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育部与财政部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每天面对的都是理论的教学,缺乏相应的实践操作,我们开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教学指导书”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现实能力,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2) 弥补公共管理专业学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能力。从现实情况来看,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有两部分来源,一是毕业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尽管在学校经过了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训练,但都是停留在企业管理层面,并不了解公共部门工作的实际运作;二是毕业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校都是接受理论灌输,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他们缺少动手的能力,对于枯燥的知识更是难以记忆。我们通过研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验的具体操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提高他们在人力资源管理操作方面的能力;此外,这些实践操作能力也能够帮助他们在将来更好地就业于其他部门或组织。
(3) 促进专业教师实践水平的提升。公共管理专业的传统课堂讲授方法,注重知识的理论性、全面性、系统性,注重知识的灌输,但是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老师考试前画重点,学生上课时抄笔记、考试前背笔记、考试后全忘记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教学手段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也较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验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填补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中缺乏实践课程的空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教学,主要是传授操作技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模拟现实的情境,让学生针对现实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通过反复操作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目前,市场上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书很多,这些书主要是关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阐述,缺乏实践操作的内容。尽管有些书具有了实践操作的一些内容,但也只是对实践操作进行描述,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锻炼中。
我们此次研发这门课程完全是基于编者在多年主持和参与的国家、省部及地市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的基础,将自己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项目中得到的“第一手”资料,编入实践教程,以给学生一个全真的、易于培养能力的情境。另外,我们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学》和相关技术的教科书中提炼出实验技术,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流程中提炼实验设计。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实验报告模板以供学生填写。把曾经在项目中得到的成果作为实验答案提供给老师和学生用以参考。本课程实验教学体系设计分为实验技术、实验设计、实验材料、实验报告、实验成果五大模块。
(1) 实验技术。实验技术不同于传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教科书上教的理论,它是实验课程开始前的知识讲座,是把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实践化、操作化的详细讲解,通过实验技术的描述使学生理解掌握具体技术方法的概念、流程、操作步骤、操作规范、运用工具、注意事项等。
(2) 实验设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体系设计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例如,公务员的素质测评、岗位研究、招聘与配置、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设计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课时、实验步骤、实验工具、实验成果等。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设计实验中加入了情境模拟的情形。情景模拟实验教学要求围绕有待探讨的某一管理问题,从管理实践、案例和相关资料中,收集相应素材,编写成情景模拟实验教学指导书或称“剧本”,将管理实践活动“搬”进课堂或实验室,让学生扮演其中的各种管理角色,身临其境、心临其境,以学习和运用管理知识和操作艺术,达到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相应的职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一种体验式教学方式。情景模拟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复杂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模拟现实情景中演练他们所学到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熟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日常工作内容和必备技能,如角色扮演、模拟面试、公务员培训、绩效面谈等。在模拟的职场中进行实战演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面对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
(3)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是针对不同的训练模块设计的案例库,案例库模块是实验体系的基础环节。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案例,教材上的案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对理论知识做较好的诠释,但是时间的滞后和空间的差距,易使学生觉得距现实太远,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建立起一个能与实际接近的、动态的、适用于不同专业课程的案例库,以便随时能用于实验。
(4)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学生经过实验后需要完成的一项工作,该报告需要学生填写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效果、实验心得、实验成果展示等,它有利于老师对学生实验效果的评估,也有利于学生对实验技术的掌握进行一次重温。
(5) 实验成果。实验成果,即实验最终的成果。我们看过很多实验课本后发现,实验课本注重实验的设计,往往忽略实验成果的展示,因为,不同学生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实验结果,老师往往也很难判断哪个成果是相对较好的,我们将提供一个实验成果,即实验答案,这样,可以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一个实验的标准答案。
编者2014年4月于北京·静心阁
目录catalogue
第一模块公共部门组织结构图设计实验/1
第一节实验技术/1
第二节实验设计/20
第三节实验材料/21
第四节实验报告/23
第五节实验答案/25第二模块公共部门职位说明书编写实验/26
第一节实验技术/26
第二节实验设计/42
第三节实验材料/43
第四节实验报告/47
第五节实验答案/49第三模块公务员录用实验——录用计划编制/52
第一节实验技术/59
第二节实验设计/62
第三节实验材料/63
第四节实验报告/71
第五节实验答案/73第四模块公务员录用实验——结构化面试试题编制/77
第一节实验技术/82
第二节实验设计/83
第三节实验材料/84
第四节实验报告/87
第五节实验答案/89第五模块公务员录用实验——结构化面试评分表设计/91
第一节实验技术/91
第二节实验设计/100
第三节实验材料/101
第四节实验报告/103
第五节实验答案/105第六模块公务员录用实验——结构化面试考场布置/106
第一节实验技术/106
第二节实验设计/112
第三节实验材料/113
第四节实验报告/115
第五节实验答案/117第七模块公务员录用实验——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设计/119
第一节实验技术/119
第二节实验设计/122
第三节实验材料/123
第四节实验报告/125
第五节实验答案/127第八模块公务员培训管理实验——满意度调查表设计/129
第一节实验技术/137
第二节实验设计/146
第三节实验材料/147
第四节实验报告/149
第五节实验答案/151目录第九模块政府绩效考核方法实验——工作任务单考核法/154
第一节实验技术/154
第二节实验设计/160
第三节实验材料/161
第四节实验报告/165
第五节实验答案/167第十模块公务员绩效考核方法实验——绩效指标提炼技术/168
第一节实验技术/169
第二节实验设计/171
第三节实验材料/172
第四节实验报告/185
第五节实验答案/187第十一模块公务员绩效考核方法实验——量表等级评价法/188
第一节实验技术/188
第二节实验设计/190
第三节实验材料/191
第四节实验报告/193
第五节实验答案/195第十二模块公共部门绩效考核方法实验——目标考核法/196
第一节实验技术/196
第二节实验设计/197
第三节实验材料/198
第四节实验报告/211
第五节实验答案/213第十三模块公共部门员工能力素质测评实验/231
第一节实验技术/231
第二节实验设计/238
第三节实验材料/239
第四节实验报告/241
第五节实验答案/243第十四模块公务员薪酬管理实验——岗位评价技术/249
第一节实验技术/249
第二节实验设计/257
第三节实验材料/258
第四节实验报告/263
第五节实验答案/265第十五模块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实验——职位级别对应表设计/266
第一节实验技术/266
第二节实验设计/270
第三节实验材料/271
第四节实验报告/273
第五节实验答案/275
附录教学大纲/276
参考资料/282
后记/283
学术与人文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图书链接
Beauty and folly are old companions. |
|